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电子信息行业动态第103期

本站 本站 2024-06-21 14

 

vivo印度子公司被迫“本土化”

中国彩电市场出货量连续四个月下降

钠电项目年内投资额已近400亿元

l 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迅猛增长

光伏行业出清态势显现

 

 vivo印度子公司被迫本土化由于印度政府对在印度生产的中国品牌手机的检查日趋繁琐,特别是印度政府2023年要求在印度设厂的中国手机制造商,寻找在地合作伙伴,并任命印度籍人士出任高管,通过合资增加印度制零组件在手机制造过程中的使用比例,我国手机制造商vivoOPPO与有兴趣收购股份的印度买家接触、洽谈。其中vivo印度公司正与印度塔塔集团(Tata)洽谈收购多数股份、成立合资公司等事宜,以符合印度政府要求。目前双方洽谈已进入后期阶段,塔塔集团对收购案非常有兴趣,vivo印度公司则希望塔塔能提高收购价格,印度政府要求塔塔集团持有vivo印度公司的股份至少51%,同时要求收购后的合资公司由在地厂商主导,营销网络也要在地化,但双方尚未达成最后协议。

vivo 2014年正式进入印度市场,2015年就开始了本地化生产,2018年开始为当地购置土地设厂,同年SMT贴片也开始在印度本地生产,目前已是印度销量占比最大的智能手机厂商。根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 5月公布的数据,2024年第一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8%,出货金额同比增长18%。其中,vivo占比约19%,拿下销量第一,但以销售额来看,三星仍以25%的占比位居该市场首位。

近年来,在莫迪政府的推动下,消费电子产业在印度制造业中的占比呈现出上升态势。莫迪政府以印度广阔的消费市场为吸引点,出台扶持方案同时提高整机进口关税,力图打造消费电子制造上下游产业,培育本土完整产业链。比如2014年的“印度制造”倡议,旨在将制造业占GDP比重由15%提升到25%,把印度打造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2015年,印度政府针对性推出“分阶段制造计划(PMP)”,通过对各阶段产品区别加征关税,吸引外资逐渐将产业链逐步转移至印度本土。而在2020年,印度又推出生产挂钩激励计划(PLI),支持国内企业自力更生发展,2021年底提出100亿美元的激励计划,吸引半导体和显示器制造商投资印度发展相关产业。目前,印度电子产品出口额为1250亿至1300亿美元。

作为印度电子产业链的重要参与者,在罚款以及追缴税款等压力下,中国手机厂商以及中国电子产业链也在被迫作出“本土化”选择。但总体来看,过去几年中资品牌在印度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步下滑。根据Canalys数据显示,2023年,在印度手机智能市场前五名中,除了三星,vivoOPPO、小米、realme四个中资品牌合共的份额为58%,而2021年三季度、2022年三季度这四个中资品牌合共的份额分别为70%67%。考虑到印度当地投资环境及政策变化的影响,目前有中国手机供应链厂商开始减少对印度市场的投资。去年1211日,闻泰科技公告披露,拟终止闻泰印度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募投项目,将剩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中国彩电市场出货量连续四个月下降。当前国内彩电市场逐渐饱和,市场新增需求拉力较小,行业承压明显。叠加视听娱乐高度多元化,房地产周期也压制家电消费,彩电刚需持续下降。在电视面板进入涨价周期压力下,彩电市场价格竞争力有所下降,彩电市场复苏乏力。今年以来,除了开年的1月份出货量同比增长之外,其余四个月均为下降。根据洛图科技数据显示,20245月,中国电视市场品牌整机出货量达到289万台,同比下降3.0%,截至5月底,中国整体电视市场的累计出货量为1380万台,同比下跌3.2%

5月,中国彩电市场前7大传统主力品牌(即海信、TCL、小米、创维、长虹、康佳、海尔以及含其子品牌)的出货总量约为260.5万台,同比下降3.7%,合并市占率达到90.1%。分阵营来看,身处第一阵营的TOP 4品牌(小米、海信、TCL、创维)的出货总量为225万台,同比下降5.1%,合并市占率达到77.9%,环比提升1.5个百分点。其中,海信以接近60万台的出货量位居当月第一;TCL3.6%的同比涨幅位居TOP 4中第一,且在过去的5个月同比变化相对稳定。小米(含红米)5月出货量约为55万台,市场占有率达到19.0%,环比进一步上升了0.8个百分点。小米电视今年的策略明确,即持续做巨屏/大屏电视的普及,同时不断提升Mini LED等中高端产品占比。第二阵营(长虹、海尔、康佳)的三大品牌在5月的合并出货总量约为36万台,主要受长虹拉动,同环比均有增长;合并市占率仅有12.3%,较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

在消费升级背景下,中国彩电市场大屏化趋势持续,75英寸及以上的产品成为消费者选择的热门尺寸。上游面板端的供应丰富,品牌厂商对大尺寸坚定推广态度,以及“以价换量”的销售方式,共同支撑了超大板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今年1-5月,100英寸电视销量较去年同期已经实现翻倍增长。根据洛图科技监测的520日至62日线上数据,55657585英寸四大尺寸合并零售量的市场份额达到77.7%,其中7585英寸两大尺寸的合并零售量份额达到42.6%,已经超越5565英寸的35.1%;并且,75英寸成为线上第一尺寸,市场销量份额高达27.3%

 

钠电项目年内投资额已近400亿元。据第三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不完全统计,2024年签约、备案、开工的钠电项目超过20个,涉及电芯、正负极材料等诸多细分领域,项目投资总额近400亿元。截至此次论坛,共有四批47个型号的钠离子电池通过了论坛组织的电池基本性能测评。今年钠离子电池行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搭载中科海钠钠离子电池的首款钠离子电池量产车开始批量交付,首个10MWh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已在广西南宁正式投运,新疆巴里坤融合了半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磷酸铁锂电池、液流电池的储能项目实现并网。未来随着储能产业的发展,钠电有望在储能领域实现黄金娱乐,黄金娱乐登陆的落地应用。市场预计,2024年我国钠离子电池需求量将达11.9GWh,出货量有望突破1GWh。到2025年中国钠离子电池的规划产能预计将达到60 GWh20262030年全球钠离子电池需求规模大约为110520GWh,其中预计2026年储能、两轮车、A00级车钠离子电池需求分别达821617GWh

当前电池行业有两个重要发展方向,分别是新型电池和绿色低碳发展。近年来,面对锂资源短缺、价格上涨及储能需求的激增,以钠离子电池为代表的新型电池产业化进程显著加快。开发低成本、高安全的钠离子混合电容器在规模储能领域更具发展潜力,但在市场应用中仍需克服一系列行业发展的阶段性问题,包括行业规范和产品的国家标准缺失、尚未实现规模量产和规模应用,上游材料不成熟,需要重新匹配适合钠离子混合电容器特性的电子元器件,缺少成熟的下游应用示范解决方案等。加快开展有组织的中国本土化产品碳足迹核算体系建设,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产业加快绿色转型步伐,在全球未来发展新格局中下好先手棋、掌握主动权。

 

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迅猛增长。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可穿戴设备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繁荣。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报告,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高达3367万台,同比增长36.2%,增速高达同期全球市场的四倍。这一数据不仅展现了国内消费者对智能穿戴产品的热烈追捧,也预示了未来市场的广阔前景。

在可穿戴设备的细分市场中,智能手表的表现尤为抢眼。据报告统计,第一季度智能手表出货量达到了910万台,同比增长54.1%。其中,成人智能手表市场更是大放异彩,出货量高达505万台,同比增长62.8%,销量也实现了38.6%的同比增长。这表明,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管理和智能化生活的追求,智能手表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儿童智能手表市场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出货量达到404万台,同比增长44.4%。这一增长趋势不仅反映了家长们对孩子安全的关注,也体现了智能穿戴设备在家庭教育和娱乐方面的潜力。除智能手表外,手环市场也展现出了不俗的表现。第一季度手环市场出货量达到370万台,同比增长29.6%。这主要得益于头部厂商的新品迭代和市场活跃度的持续提升。手环以其轻便、实用的特点,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日常佩戴选择。在耳戴设备市场,真无线耳机依然是绝对的热门产品。报告显示,第一季度耳戴设备出货量达到2075万台,同比增长30.6%。其中,真无线耳机出货量高达1704万台,同比增长37.2%。真无线耳机凭借其便捷的佩戴方式、出色的音质和丰富的功能,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IDC分析师指出,当前可穿戴市场的发展主要围绕为消费者创造黄金娱乐,黄金娱乐登陆选择进行。这包括价格的差异化、形态的多样化以及表带表壳等配饰的个性化等。中国市场的广阔空间为可穿戴设备提供了巨大的渗透潜力,为新兴技术储备留有窗口期。

然而,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需要新的传感技术和算法来推动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展望未来,IDC预计中国成人智能手表市场将在健康库存的基础上持续增长。受到新品多样化形态和个性化外观设计的推动,预计成人智能手表市场将增长19%。手环市场得益于入门级的价格和纵深广泛的市场空间,仍将保持4%的增长。腕戴市场在现有成熟技术基础上,将进一步强化其配饰属性,通过愈发精致和贴合搭配场合的设计吸引黄金娱乐,黄金娱乐登陆消费者购买。


光伏行业出清态势显现。华泰证券发布研报称,光伏行业正面临阶段性供给过剩带来的产业链产品价格下跌和竞争加剧,面临出清压力。产业链目前处于非正常的低盈利水平,部分生产技术水平和规模相对落后的小企业已出现停产或开工率下降趋势,行业出清态势显现。需求侧,据国家能源局披露,241-4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60.11GW,同比+24.43%,国内市场装机需求持续增长。全球来看,考虑到光伏发电成本优势明显,据华泰证券预测,全球光伏装机仍将保持较高速度增长,预计24年全球光伏装机530GW以上,同比增长20%以上。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测,24年美国新增光伏装机44.7GW,同比增长30%以上,欧美市场增长相对亮眼。华泰证券表示,随着下半年光伏装机旺季到来+国内政策端持续发力+美国市场需求有望高增,预计全球光伏市场需求侧动能强劲,装机量保持高增速。

供给侧,产能持续释放导致行业竞争加剧,据Pvinfolink数据,2023年硅料价格下滑超70%24年以来硅料价格仍延续跌势,2024年初至65日再度下滑38.46%40/KG。硅料价格下滑带动硅片、电池、组件等多环节价格持续下滑。当前各环节盈利较差,目前行业出清态势逐渐显现,供需错配周期中,具备降本增效的新技术有望加速产业出清。

通过提升转化效率增加组件输出功率,进而获得更高的组件单瓦溢价,通过降本降低硅料、银浆等材料成本,进而获得更具韧性的成本结构,是当前“内卷”背景下光伏产业新技术涌现频繁的原因。主链技术中颗粒硅具备成本优势,N型电池、钙钛矿降本提效空间较大。华泰证券建议设备技术中心关注0BB串焊机、HJT大产能设备与铜互连技术、叠栅技术、TOPCon半片钝化技术、激光提效技术、钨丝冷拉技术。

尽管在行业盈利承压背景下,下游企业理论上应该尽量减少资本开支,但由于光伏行业技术迭代特点明显,新技术往往可以带来更高的电池转化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进而导致更高的产品溢价,同时新技术降本效果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盈利空间,有望使得布局相关新技术的企业在“内卷”背景下脱颖而出,穿越周期。考虑行业需求中长期仍保持乐观,压力主要集中在供给侧,新技术对老技术的迭代有望促进行业产能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