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电子信息行业动态第158期

本站 本站 2025-08-18 19


 

上半年全球电视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1%

今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将达1255亿美元

l 2025H1中国显示器线上市场销量增长30%

美光推出首款航天级SLC NAND闪存

台积电2nm高价订单爆棚,2028年月产能将达20万片


上半年全球电视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1%上半年内需预期受国内以旧换新政策拉动明显,外需预期受美国进口关税政策冲击较大,各类政策消息变化增加市场预期的不稳定性,传统淡旺季规律作用减弱,电视厂商采购计划变动频繁。

根据奥维云网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球电视面板出货达到12550万片,同比增长1%;其中LCD 电视面板出货12240万片,同比增长1%OLED电视面板出货310万片,同比增长6%。从出货节奏来看,国补政策全年延续性消息使得厂商在一季度维持了大尺寸面板的高备货积极性,加上特朗普针对墨西哥加征关税政策的不断变化,进一步刺激品牌商进行多轮备货。进入二季度,由于国补前期品牌积极备货,加上出现国补资金即将出现阶段性用完的消息,影响品牌对于后续中国市场需求的判断并对后市看淡。根据奥维云网数据,各面板厂1-4月维持较高稼动率,3月达到91%的峰值,56月小幅回落,二季度平均稼动率降至85%

具体厂商表现来看,京东方上半年电视面板出货3320万片,同比增长17%,出货面积2480㎡,同比增长14%,出货量与出货面积在行业排名第一。前期由于客户积极拉货,1-4月整体保持较高稼动率,5月随着需求的调整,开始下调稼动率。从尺寸结构来看,主流尺寸出货均有上升,尤其超大尺寸858698100英寸出货同比大幅增长。TCL华星上半年电视面板出货2770万片,同比增长13%,出货面积同比增长15%,出货量与出货面积排名第二。从今年4月开始并入LGD广州工厂以后,华星产能得到大幅提升,带动了出货量的增长。从尺寸结构看,除50英寸出货量同比小幅下降,其余尺寸同比均大幅增长,超大尺寸同比增长超过50%。惠科上半年电视面板出货1730万片,同比下降8%,出货面积同比下降6%。彩虹股份上半年电视面板出货700万片,同比下降1%,出货面积同比增长9%5585英寸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头部客户需求持续稳定,加上自身尺寸结构的调整与超大尺寸产能的提升,彩虹的出货面积增长明显。天马微电子今年3月开始量产50英寸电视面板,上半年电视面板出货20万片。

上半年外部的不稳定性增加了决策变动的风险成本,下半年多数面板厂选择观望终端品牌的采购情况,趋于保守的出货节奏。在外部环境尚不明确的背景下,面板厂商采取即时调整稼动率与按需控产的搭配策略,下半年预计全球电视面板出货同比下降4.4%2025年全年出货24590万片,同比下降1.8%

今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将达1255亿美元724日,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最新的预测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将同比增长7.4%1,255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在先进逻辑、存储和技术转型带动下,2026年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有望进一步提高至1,381亿美元。

SEMI表示继2024年的强劲增长之后,预计今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将再次扩大,并在2026年创下新纪录。虽然半导体行业正在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但人工智能推动的芯片创新需求正在推动对产能扩张和领先生产的投资。SEMI指出,继去年创纪录的1043亿美元的销售额之后,晶圆厂设备(WFE)包括晶圆制程、晶圆厂设施及光罩设备等,在晶圆代工和存储应用销售增长带动下,2025年晶圆厂设备销售额有望同比增长6.2%1,108亿美元,高于2024年底预估的1,076亿美元水平。随着支持人工智能应用的前沿逻辑和内存的产能扩张,以及主要细分市场正在进行的工艺技术迁移,SEMI预估,2026年晶圆厂设备销售额有望再增长10.2%1,221亿美元。

随着芯片构架复杂性显著增加,AI性能和高频宽存(HBM)需求强劲,2025年半导体后段测试设备将有望同比增长23.2%2024年增长率为25.4%)至93亿美元,封装设备销售额有望同比增长7.7%54亿美元。2026年测试设备和封装设备销售额将再分别增长5%15%

器件架构复杂性的显著增加以及对人工智能和高带宽内存(HBM)半导体的强大性能要求推动了这一扩张。然而,该细分市场的增长被汽车、工业和消费终端市场的持续疲软部分抵消。

中国大陆依然是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预计 2026 年,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仍将是设备支出的前三大目的地。在预测期内,中国大陆继续领先所有地区,但预计该地区的销售额将比2024年创纪录的495亿美元投资有所下降。预计从2025年开始,除欧洲外,所有其他地区的设备支出将大幅增加。然而,贸易政策风险加剧可能会影响各地区的增长速度。

2025H1中国显示器线上市场销量增长30%根据洛图科技(RUNTO)最新发布的中国大陆显示器线上零售市场月度追踪报告,2025年上半年,中国大陆显示器整体线上全渠道零售市场的总销量为642万台,同比增长29.7%。传统主流电商约占92%,销量达593万台,同比增长30.4%;销额为60亿元,同比增长24.2%。洛图科技分析认为,线上市场规模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电竞产业在中国的强劲发展对于显示器市场形成了显著驱动力,消费者对高性能产品的追求推动了电竞性能设备的渗透以及整体规模的攀升;二是产品在指标参数、新型显示技术以及双模等方面的自身进步对于市场大盘的扩容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国补政策的推行有效释放了消费潜力,激发了市场活力。

品牌竞争集中度飙升,AOCHKC与小米稳居线上前三中国线上显示器市场的品牌竞争格局正加速向头部集中。2025年上半年,线上销量前三品牌的合计市场份额达38.5%,较去年同期提升了7.5个百分点。AOCHKC与小米稳居销量及销额榜的前三名。AOC凭借全面的产品矩阵与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主导着主流市场,在销量与销售额上均位列第一。HKC增长势头迅猛,销量排名线上监测市场的第二,同比2024年激增了近90%。这主要得益于其在电竞市场的投入,以高刷新率、高分辨率产品成功吸引了用户。小米聚焦办公市场,凭借高性价比策略赢得年轻消费者,排名线上监测市场的销量第三;尤其在100Hz细分市场占据高达31%的销量份额,优势明显。新兴品牌方面,SANCKTC已跻身线上监测销量榜的第四、五位。可见,在细分领域或差异化的策略中仍可觅得发展机遇。

新型显示技术持续升级,OLEDMini LED是显示器屏幕的进阶显示技术路线。OLED凭借自发光优势,提供顶级画质和响应,服务高端专业用户;Mini LED用分区背光技术提升画质,兼顾性价比和实用性,吸引大众消费者。在技术持续迭代升级、生产成本不断优化以及市场需求日益旺盛的三重推力下,2025年上半年,OLEDMini LED显示器呈现出了令人瞩目的爆发式增长。其中,OLED显示器的线上市场增速高达193%Mini LED亦紧随其后,实现了174%的迅猛增长。不过,在绝对的销量渗透率方面,两者目前均不足5%,后市仍有巨大的潜力空间。

进入下半年,中国显示器线上市场预计将保持稳健增长。产品的性能指标远未到达极致,电竞和高阶办公等细分场景依然是促使市场向前向上的动力。国补的第三批资金即将全面下达,但限量限额仍然会存在,在15大补贴类目之外的独立显示器的补贴更是可能继续时有时无。综上,洛图科技(RUNTO)预测,2025年全年,中国显示器整体线上零售市场销量规模将达到1350万台,同比增幅为23.1%

美光推出首款航天级SLC NAND闪存。 723日,美光美国爱达荷州博伊西当地时间22日宣布推出拥有在耐辐射SLC NAND领域最高容量的闪存。这不仅是美光首款获得正式且完整太空认证的 NAND,也是首款由主要存储器制造商提供的同规格产品。

该产品单颗芯片容量达256Gb,为首款进入其太空级存储器系列的产品。未来该系列还将推出太空级NORDRAM解决方案,目前产品已开始供应,领跑主要存储厂商太空级产品领域。

随着商业及政府太空任务的快速增长,对能在轨直接处理大数据的可靠、高性能存储需求日益迫切。AI边缘计算正推动飞行器实现自主分析和决策,减少对地面指令的依赖,加速航天任务智能化进程。为保障产品在太空极端环境下的稳定运行,美光依据严苛的NASA PEM-INST-001 Level 2标准,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温度循环、缺陷检测及590小时动态老化测试。产品还通过了总辐射剂量(TID)和单粒子效应(SEE)的严格考核,符合MIL-STD-883 TM1019ASTM F1192JEDEC JESD57等关键标准。

依托在工业和汽车嵌入式存储器领域的技术积累,美光的抗辐射产品已与Mercury Systems合作,应用于固态数据记录器。该设备正服务于NASA的地表矿尘源调查(EMIT)任务,助力科学家采集和存储关键数据,支持极端环境下的地球与太空研究。未来,美光将持续推出满足下一代航天需求的太空级存储产品,为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在航天领域的深度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台积电2nm高价订单爆棚,2028年月产能将达20万片。在先进半导体战争中势不可挡的台积电,持续加速推进2纳米以下制程。出乎意料的是,市场传出2纳米制程的晶圆代工报价已达3万美元。市场原本以为客户下单晶圆会更加谨慎,能够承担得起的厂商屈指可数。然而,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台积电不仅将在2025年下半年量产后月产能达到4万片,2028年更将达到20万片,创下新高。供应链企业表示,除了与苹果、NVIDIA、高通等手机及高性能计算芯片客户保持长期合作外,投资于专用芯片等AI相关芯片研发的企业也在不断增加。台积电不仅上调了2025年的美元营收目标,更对长期前景持乐观态度。市场原本认为2纳米制程价格高昂,能够承担得起的客户较少,因此在晶圆订单方面会更加谨慎。台积电仍在逆势扩张2nm产能。台积电一直保持谨慎,只有在手握大订单并估算产能后才会扩产。苹果也与博通合作开发AI芯片,首款博通芯片目前采用的是3nm工艺。马斯克的xAI也与博通合作推出了X1X2芯片。此前还能向台积电下单的比特大陆,据悉已调整订单,正在等待美国政府的批准。台积电对将于2026年下半年量产的2纳米和A16制程技术非常有信心。加上NVIDIAAI GPU产能持续扩大,台积电2nm工艺达到每月20万片的产能在情理之中,足以支撑未来几年的增长动能。